最近,梁文道先生在一档节目中,表达了自对于“配玉”的观点,在这访谈中,梁老师说“不是每个人戴玉,就能配得起这块玉”的话,这里提到的“配”不是佩戴的佩,而是“您配吗”的配?
这句话似乎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。
也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热议。
如今,佩一块玉石,还要考虑我配不配的问题,这多少让人心理有些疙瘩。
但是,在争论之余。更能让我感触的,是梁老师后面的那席话——“如果玉是中国文化的精髓,今天的中国,我们应该努力让我们成为配得上玉的中国”。
玉作为我们名族的文化图腾,它所承载和传递的内容太多太多了。
作为中国人,这也是我们所不能忘记的信仰。
在现实生活中,却有越来越多的人,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玩玉了。
比如马云、王健林、陈道明、李嘉诚、刘晓庆、李连杰、成龙等等。
并且,从统计来看,各大拍卖场的常客中,企业家占比远超半数。
那他们为什么热衷买玉、玩玉呢?
一是:玉石本来是很好看;
二是:玉石的保值、增值潜力更符合人们的投资理念;
最深层次的寓意是玉代表了高尚美好纯洁,被人们所追求,表现了人们从心里追求向善之心,向美之心。
和田美玉自有其力量,她的力量在于温润、内敛、谦卑,润物细无声。
自古以来,君子尚玉,爱玉之人,在品位、品德、言行举止等方面,都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,以玉为贵。
所以,一个人玩玉玩的久了,就会被玉的这种气质感染,这种气质使他们更加丰富、内敛、温情、善良,身上多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谦和。
这才是人无玉不贵的“贵”之所在。
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,而和田玉则是中国玉文化的主导材料。几千年来,和田玉作为一种文化、精神载体,被国人称为四大名玉之首、宫廷玉。
国人爱了八千年,历史上的每一个政通人和、国家兴旺的朝代,都是收藏行业蓬勃发展、玉石行业万人追捧的重要时期。
从祭祀、礼器到陈设、把玩、鉴赏,从权贵、皇室、王侯、贵族到平民百姓,而和田玉的礼、德、权、灵也跟随整个华夏王朝的发展,体现出了更多的文化内涵。
借美玉传递祝福,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生活态度。
有人说,和田玉不过是一块石头。
是的,和田玉就是一块石头,
但这个石头有点不一样。
俗话说,不玩玉,不懂玉的神奇。
玉代表中国。
玉所包含的内容,丰富而精彩。
借用梁先生的话,我也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努成为配得上玉的人。
玩友们有什么看法,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。